close

俗話說:長期便秘是萬病之源,也是引發各種慢性病的根源,擁有健康腸道可幫助人體定時排便,幫助身體新陳代謝,但當飲食不當、有壓力、運動不足、疾病、服用藥物、抗生素等導致腸道老化,進而產生排便不順暢甚至長期便秘時,腸內自然會累積毒素,嚴重時甚至會導致身體機能急速退化,破壞免疫系統,引發包括癌症、過敏、心血管…..等多種病變。

近年來現代年輕人的排便觀念嚴重偏差,許多年輕人「腸道年齡」甚至已老化到中年人的程度。也因此注重腸道保健更成為刻不容緩之

※飲食保健原則:
1.多攝取乳酸菌:乳酸菌對孩童、婦女、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的腸道疾病與免疫效果最具影響,可有效幫助腸道好菌生長與大量繁殖。建議每天至少補充上億的優質乳酸菌,以維持腸道正常機能。

2.補充植物性纖維:每天至少要攝取30公克以上的植物纖維,少吃動物性蛋白質及脂肪,多食用富含纖維的蔬果與五榖根莖類。

3.平日多喝水:每天至少要喝八杯水左右,並保持定時喝水習慣。

4.多食用具黏性、發酵食物:例如山藥、秋葵,奇異果,火龍果等有助於腸道蠕動,改善便秘。納豆、味噌則具有整腸、提升免疫力等作用。

※日常保健原則:

1.每日定時排便:養成定時排便好習慣,並隨時留意糞便潛血反應。

2.每年定期健康檢查:大腸直腸癌死亡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四十歲以上步入中 年者,由於已進入癌症的好發年齡,故建議每年至少做一次完整的大腸鏡檢查。

3.有腸癌家族病史:建議要提早做篩檢,如果有不明原因的腹痛、排便習慣改變、血便、體重減輕等相關症狀出現時,應立即就醫診斷。

4.預防病從口入:飲食細嚼慢嚥,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

※運動保健原則:

1.定時運動:每天睡覺前起床後,先空腹喝一杯溫開水,再利用10-15分鐘作簡易的各種腹部運動(例如:搖呼拉圈),以提升強化腸道健康。

2.腹式深呼吸:不但可幫助放鬆腹部肌肉促進排便,還可以活化大腸等器官,達到血液循環、腸道蠕動的目的。

3.腹部按摩:肚臍周圍有促進自律神經機能的穴道,飯後24小時可以藉由圓圈式按摩來幫助腸道運動,以肚臍為中心緩慢輕柔地畫圓,順時針100次,再逆時針100次,持之以恆對腸道保健一定會有成效。

4.養成飯後散步習慣:散步有助於幫助消化,避免吃飽就睡以免產生脹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張耿源醫師部落格 的頭像
    張耿源醫師部落格

    陳哲話語 & 張耿源心靈傳奇&凡尼司會員專區

    張耿源醫師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