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糞便潛血與大腸直腸癌

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在所有惡性腫瘤中均佔第三位,雖然在臺灣大腸直腸癌的病例每年都持續增加,但是比起其他惡性腫瘤(如第一名的肺癌和第二名的肝癌),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效果算是相當好,平均五年存活率約50%。

就如同所有癌症一樣,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仍是不變的原則。第一期患者五年存活率高於90%,第二期也有80%左右的五年存活率,但是一旦產生淋巴結轉移(第三期)存活率便一下子降到40%,遠端轉移(第四期)更是剩下不到10%的存活率。由此可見早期發現與早期治療的重要性。

大腸直腸癌早期的症狀不明顯且不具特異性,而確定診斷要靠大腸鏡檢查,但是也不可能要求每一位民眾都來接受這種侵入性檢查,於是我們利用大腸直腸癌容易出血的特性來檢驗糞便,一旦檢查出糞便中有血液反應,便可以做出可能罹患大腸直腸癌的合理推測,這也是闔家歡健檢項目中有糞便潛血反應這一項檢查的用意,這些陽性患者我們都會建議要接受大腸鏡檢查,目的就在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期得到較好的治療結果。

早期的糞便潛血檢查屬於化學法,準確度不夠,容易產生偽陽性(沒有出血當成有出血);和家健檢則採用免疫法,準確度及靈敏度都較高,不受食物以及消化性潰瘍影響,是比較新而且可靠的檢查方式。

大腸鏡檢查的好處則在於檢查兼治療,一旦發現異常病灶,可以直接切除或是作病理切片,而且大腸鏡的準確度比起電腦斷層以及鋇劑攝影都來的高,畢竟眼見為憑,不容易有誤判的情形。雖然檢查時稍有不適,但是安全性相當高,產生併發症的機率低於千分之一,若是真的怕痛,也有無痛大腸鏡可以選擇。

自民國91年6月至97年12月,共有1088位糞便潛血陽性患者在署立基隆醫院接受大腸鏡檢查,其中共有44位患者檢查出來是罹患大腸直腸癌,發現率是4.04%,這和一般基隆市的平均發生率十萬分之二十比起來高達200倍,的確算是危險性較高的一群。所以我們強烈建議凡是40歲以上的基隆市民都要踴躍參加闔家歡健檢,如果檢查出糞便潛血陽性也要勇敢接受大腸鏡檢查,以免錯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機會。

本文作者【柯芳序 主任醫師】
本文由【行政院衛生署基隆醫院】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張耿源醫師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