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行監測注意試紙品質
政策推行迄今,問題也漸次浮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新陳代謝科陳清助主任表示,糖尿病可區分為第1型、第2型、妊娠型及其他型四類,此次健保將第1型糖尿病患血糖試紙納入給付,人數約佔所有糖尿病患者的2~3%,最多不到5%,換句話說,仍有高達95%的糖尿病患者,作自我血糖監測,仍須自付試紙費用。
雖然佔多數的第2型糖尿病患,並未在此次給付範圍,但並不代表第2型患者不須監測血糖。根據研究,規律地作自我血糖監測的患者,通常血糖控制較佳。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患者只知道血糖監測很重要,但常常忽略試紙的品質,建議使用已開封的試紙前,先檢查試紙是否已過期,或有潮濕的情形,第一次開啟試紙時,需確認是否巳輸入瓶裝編號,以免昂貴的試紙,因疏忽而產生誤差。
血糖真面目靠密集監控
陳清助主任指出,指間採血只能知道當下血糖數值,即使1天4次採血,也可能剛好量到平穩的血糖值,而忽略每天某一段持續性的高低血糖。對於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連續血糖監測系統,可以每5分鐘測量1次血糖,全天測量288次血糖值,密集性的監控,可顯示出患者一天血糖的正常值與高低值的次數及區間,配合飲食、作息與生理狀況紀錄,醫師與衛教師可借此了解患者血糖控制的全貌,但作此項檢查時,仍應維持平常的飲良習慣、生活作息,不可刻意改變,否則即使作完連續血糖監測,醫師仍然無法找出,血糖控制不佳的問題之所在。
連續性血糖監測,可以使用於所有糖尿病患者,尤其適用於注射胰島素的病人。有些病人即使每天監測4次血糖,但起床時的高血糖、半夜低血糖、不明原因的高低血糖...等等狀況,往往讓患者每三個月的糖化血色素值(HbA1C)不一定理想,這些問題唯有使用連續性血糖監測系統,才能看清血糖的真面目。
陳清助主任呼籲,使用口服降血糖藥物,已無法把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應及早接受胰島素治療。臨床上,有些病患因為怕痛,不願意打胰島素,長期的高血糖,會使眼睛、腎臟及神經系統受損。
胰島素幫浦三天換一針
胰島素治療除了傳統的打針之外,也可使用胰島素幫浦,把胰島素注入體內,胰島素幫浦可依不同時段設定基礎率,及使用按鈕輸注大劑量的胰島素,以補充身體胰島素的不足,並藉由3天換1次針,大幅降低病人打針的疼痛感,及減少打針次數。若病人能善用胰島素幫浦各項功能,精確計算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量,配合血糖監測,相信此舉可兼顧生活品質與理想的血糖控制。
(本文摘自2010.6.27非凡新聞周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