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腫瘤就是肺癌嗎

1、肺腫瘤就是肺癌嗎

在肺部腫瘤中,肺癌所占的百分率是非常高的,應予高度警惕。肺癌只是指肺泡和各級支氣管內的上皮細胞所形成的惡性腫瘤,肺部其他組織的腫瘤就不屬於肺癌了。也就是說,肺癌是肺部腫瘤的一種,肺部腫瘤包括肺癌,但未必就是肺癌。

2、肺腫瘤和肺癌的區別

肺部腫瘤主要是指在人體的肺部出現異於正常細胞組織的腫塊,這種腫瘤分為良性和惡性的兩種,這種疾病會影響到人體的呼吸系統。

肺癌是一種肺部常見的惡性腫瘤,這種疾病主要是由長期吸菸所引起的,是一種發病率以及死亡率都極其高的疾病,在全球範圍內都是一種難以治癒的棘手的疾病。

我們說腫瘤主要有良性和惡性兩種,那麼肺部腫瘤也不例外,也分為良性和惡性的,所以說肺部腫瘤不能保證是良性還是惡性的,但肺癌一定是惡性的。

注意,肺部腫瘤雖然不能確保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但即使是良性的也有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所以患者必須要謹慎對待,及早檢查,及早治療。

3、良性肺腫瘤的症狀

3.1、胸部脹痛

這種肺部良性腫瘤的早期症狀不明顯,一般表現出悶痛、隱痛、部位不一定,與呼吸的關係也不確定。但是脹痛有可能會持續發生。

3.2、咳嗽

咳嗽是肺部良性腫瘤的早期症狀之一,但是很容易被人誤認為是其他疾病而得不到重視,因為這都是由於呼吸道的刺激而發生刺激性咳嗽。

3.3、痰血

腫瘤導致毛細血管破裂,從而造成咳血的情況出現,通常和與痰混合在一起,呈間歇或斷續出現。

3.4、低熱

癌細胞侵犯支氣管,導致支氣管的阻塞,有時候會出現低熱的現象,嚴重者則有高熱,用藥後可暫時好轉,但是在短時間內便會再次復發。

如何檢查肺癌

專家提倡最方便快捷的便是拍X線。絕大部分的肺癌,應該在胸片上有所顯示,但還有一部分肺癌,因為癌灶太小,或者所處的部位比較隱蔽,胸片上沒有顯示,需在肺部CT片或磁共振片上才能顯示出來,或者胸片上出現了偽影,CT或磁共振排除了腫瘤。

其次,很多肺癌的早期患者會伴有咳嗽等症狀。對已有持續性咳嗽,痰中帶血,固定部位的胸痛等肺癌早期信號者,必需儘早行胸片或胸部CT檢查。

最後要針對高危人群,尤其是那些長期吸菸的菸民,肺癌有結核疤痕、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史,或者家屬中肺癌或其他腫瘤遺傳傾向等高危人群,好能每半年拍攝一次胸片,以求長期隨訪。

肺癌會傳染嗎

肺癌傳染幾率很低,它並非傳染疾病,但是它也不是沒有傳染的可能。肺癌傳染是有條件的,首先傳染源,易感人群,傳播途徑,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不然是不會出現傳染的情況。

而且要知道肺癌和肺結核是有很多區別的,雖然說都是肺部出問題了,但是大多數情況下肺癌是不會傳染的。經痰液排出的癌細胞由於痰液水分蒸發等原因,癌細胞迅速變性、壞死,即使新鮮的痰液,要使癌細胞在體外生長、繁殖,也需要給予各種的營養和特定的條件

科學家為了培養一個活的癌細胞往往需要經過千辛萬苦才能成功,因此癌症是不會傳染的。

除此之外,肺部癌症的病人一定要重視三早,就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不要過失最佳治療時機。很多人都採取手術治療,早期採取手術治療,往往是效果顯著的,越早治療,其復發的幾率就越小。

張耿源醫師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肝癌免疫療法帶來新突破 但非人人適用

免疫療法治療癌症在全球掀起熱潮,不過也有病人因此抱以過度期待,像是偶有已經陷入肝昏迷的肝癌晚期病人,家屬也想嘗試免疫療法盼尋得一線生機。
免疫療法並非「神藥」,仍須評估病人的肝功能等其他條件,來決定是否適合進行免疫療法。

諮詢許駿(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化學治療科主任、臺大醫學院腫瘤醫學研究所教授)
撰稿張雅雯

晚期肝癌過去可使用的治療藥物很有限,免疫療法提供了其他可能性,其中一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nivolumab,(商品名Opdivo,中文名保疾伏,PD-1免疫抑制劑),臨床試驗證實可治療晚期肝癌,不過試驗收治對象是選取肝功能較佳者,也因考量安全性而排除有自體免疫疾病與接受過器官移植者,因此並非任何患者都適用,提醒民眾不應對免疫療法抱持過度期待。

2017年可說是晚期肝癌治療藥物的重大突破,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免疫療法的運用。2017420日國際知名的《Lancet》雜誌刊登nivolumab用於肝癌的第二期全球臨床試驗結果,約20%的患者腫瘤縮小;2017922日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為肝癌的第二線用藥。

亞洲試驗結果與全球相差無幾

台灣也有參與這項臨床試驗,免疫療法用於肝癌對亞洲人的效果是否一樣好?試驗團隊在20177月日本內科腫瘤醫學會年會中公布了報告,從同一個研究中,分析參與的香港、日本、韓國、台灣、新加坡的資料。

收治的對象多是曾接受過標靶藥物——蕾莎瓦(學名sorafenib)治療失敗的患者,使用nivolumab免疫治療後,15%腫瘤明顯縮小,三分之二的患者平均治療2.7個月後開始看到有效果;平均存活時間來看,12個月存活率約60%18個月存活率約44%,整體來說亞洲人與全球臨床試驗的結果,沒有太大差異。

分析臨床試驗相關的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簡稱AE),治療引起的副作用包括出疹子、皮膚癢、腹瀉、胃口差、口乾,多數患者施以症狀處理或是觀察即可,不會影響持續治療;至於副作用嚴重程度達第三級(Grade 3)以上,表示需要暫停免疫治療來處理的患者比例並不高,總計107人裡面有12人、約占11%。實驗室檢驗則發現,少數患者肝功能因此產生變化,不過嚴重的患者並不多。

免疫療法會重新活化人體免疫反應,卻也可能導致免疫反應過度活化,引發較嚴重的副作用風險,也就是所謂的免疫風暴。目前無法預知什麼患者可能發生這種情形,不過醫師已經知道什麼時候該做檢查、或是出現症狀代表的意義,因此在臨床試驗中,沒有患者出現副作用達到第五級(Grade 5)、也就是死亡的情形。

肝功能太差病人不適用免疫療法

PD-1免疫抑制劑nivolumab的臨床試驗結果,確實為晚期肝癌患者提供另一種治療選擇,不過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使用,因為試驗收治對象是經過挑選的,要求Child-Pugh分級為A級,也就是肝功能較佳者,且若是B肝患者,病毒指數必須低,治療過程中要持續服用抗病毒藥物。

Child-Pugh分級是肝癌藥物在研發階段評估肝功能最常使用的標準,較能確保患者用藥的安全性。因此若患者的狀況符合這些條件,可預期得到跟臨床試驗差不多的效果;反之若患者肝功能已經很差,想要孤注一擲嘗試免疫療法,恐怕效果不好。

此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或是其他免疫治療的臨床試驗,在收案時均排除兩類對象:已經有自體免疫疾病正在接受相關治療,或是接受過器官移植的患者。

前者是自體免疫系統已經過度活化、後者則長期吃抗排斥藥,考量使用免疫療法的風險太高,很難掌握後續會發生什麼事情,且完全沒有相關的安全性與療效資料可參考,因此有這兩類問題的肝癌病患,不建議使用免疫治療。

至於晚期肝癌病患的第一線藥物治療,到底應該選用現有的標靶藥物sorafenib,還是應該嘗試nivolumab?這個直接一對一比較的研究結果最快2018年才會發表。

肝癌與其他癌症特性不同 標靶新藥持續研發中

免疫治療在肝癌的機轉還有很多待研究的部分。例如腫瘤中PD-L1蛋白質的表現量高或低,在其他癌症被認為是一個可幫助預測療效的生物指標,但從肝癌臨床試驗結果看來,腫瘤中PD-L1蛋白質的表現量高或低,對於nivolumab療效的差別並不大,這或許是肝癌和其他癌症很大不同之處。即使是sorafenib,也沒有明確的標靶,所以肝癌病人使用sorafenib,不像其他癌症通常要先進行分子檢測,確定病人有哪個標靶才用藥。

除了免疫療法為晚期肝癌帶來一線曙光,近10年沒有進展的肝癌標靶藥物,現在也有更多選項。美國FDA2017427日核准癌瑞格(學名Regorafenib)為肝癌二線藥物,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也於9月底核准此藥用於肝癌。癌瑞格的副作用比蕾莎瓦來得更明顯一些,因此必須能忍受蕾莎瓦的副作用,才能使用此藥。

2017年還有兩個標靶治療藥物,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對晚期肝癌有一定程度的療效。一個是Lenvatinib2017年中報告顯示用於晚期肝癌的第一線治療成果,與蕾莎瓦差不多,目前正在美國FDA審核中。另一個藥物是abozantinib,外電報導在晚期肝癌的第二線治療臨床試驗中看到療效,近期內應該會在國際學會正式發表試驗成果。

不同藥物組合治療晚期肝癌是趨勢

可預見未來晚期肝癌患者有更多治療方式,甚至不只是單獨使用免疫療法或標靶藥物,而是採用不同的組合方式,尤其幾個標靶藥物都曾有研究指出,可能有免疫調控的效果,因此未來治療趨勢將是合併不同藥物的組合。

其實包括黑色素細胞瘤以及腎癌,都已經嘗試將PD-1免疫抑制劑與CTLA-4免疫抑制劑組合使用,發現腫瘤縮小機會優於單獨使用標靶藥物,腫瘤惡化速度也變慢;然而同時也看到副作用上升的情形。因此藥物組合使用後,還需要找出安全又有效的劑量處方。肝癌未來也有機會參考這些經驗。

目前與肝癌有關的藥物組合臨床試驗設計,多在初期階段,通常都是把PD-1PD-L1免疫抑制劑,分別和CTLA-4免疫抑制劑或其他標靶藥物一一組合,現階段先找出哪種組合副作用不會過強,尤其病人的肝功能不能因治療而惡化,才會繼續往下研究。預期不久後,晚期肝癌的治療可望再有新突破。

 

張耿源醫師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顏面不自主痙攣(Hemifacial spasm),是一種無法控制地連續關閉眼臉及顏面肌肉的疾病,剛開始時可能只是眨眼次數增加引起眼睛酸澀,但當疾病逐漸惡化時,臉部一邊的肌肉產生不自主、間接性之收縮,可能有眨眼、嘴角抖動、及臉步皺縮等表現。上述三種病症,不但病人本身會因不自主的收縮感到不適,更有甚者,它所造成的怪異表情與姿勢,會造成病人生活作息的困擾及人際關係的障礙。因此,它們雖非危及生命的大病,但於生活上的影響可謂不小。

  半邊顏面不自主痙攣的病因,是顏面神經在腦幹根部剛出來的部位, 被血管壓迫造成刺激所引發臉部不自主痙攣。此發現是在1950-70代,經Prof.DandyProf. Sunderlan等學者所懷疑而經Prof. Petter Jannetta所證實。目前全世界已成為神經外科普遍的手術

  半邊顏面不自主痙攣的鑑別診斷中以排除腫瘤最要緊:顏面神經和小腦橋腦角處的腫瘤並不少見,如:聽神經纖維瘤、膽脂瘤、血管瘤、腦膜瘤或皮樣囊腫等,這些腫瘤引起的不自主痙攣一般並不嚴重。另外還可同時有神經麻痹、耳鳴、眩暈、聽覺喪失、感覺喪失,以及其他顱內腫瘤的症狀。如頭痛、嘔吐和視神經乳頭水腫等。必須以x光檢查,電腦斷層CT、核磁共振造影檢查來幫助診斷。   
半邊顏面不自主痙攣的治療
        分為內科療法和外科療法。內科療法包括藥物治療、肉毒桿菌素注射療法等。適用於病程短、疼痛較輕的患者。也可作為外科療法的補充治療。外科療法是治療半邊顏面不自主痙攣最有效最徹底的療方法。但外科療法的缺點是操作技術較難、副作用及並發症發生率略高。

一、內科藥物療法
 一般在初期病患就醫時,先以藥物治療一、二個月,一方面借藥物來確定診斷,二方面可瞭解患者對藥物的療效如何。藥物治療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如果患者對藥物治療效果良好,又不想開刀時,或年紀太大,或有其他疾病不適合手術時,藥物治療為第一選擇。
癲通: 2/3的患者有效,但有些患者久服之後,產生對藥物耐受,漸漸無效。其副作用有頭暈,噁心,口腔炎,失眠,站立、行走不穩。久服大劑量,亦可引起肝、腎及造血系統損傷、剝脫性皮炎等,甚或死亡。本藥對部分病人無效;有的病人因副作用大,不能用藥;有的病人因懼伯毒性不敢用。有效的病人需長期連續服用,停藥後痛即再發。口服藥物效果並不顯著,且又容易產生頭暈、嗜睡、意志混亂(尤其對老人家)、口乾、視力模糊等副作用。這些藥物,通常只對症狀較輕者有部分療效。

二、肉毒桿菌素的注射療法
對於眼臉痙攣、斜頸症及半面痙攣等病症,肉毒桿菌素已被公認是目前最好的治療方式。它不會產生一般口服藥物的副作用,效果又較口服藥物好得多。肉毒桿菌素是由一種厭氧細菌所產生的神經毒素,它能阻斷神經肌肉接合處的神經傳導,使肌肉無法收縮。適量地使用肉毒桿菌素,能有效減少不自主的肌肉收縮,又不會產生口服藥物的全身性副作用,對臨床症狀的改善有很顯著的效果。
  局部肉毒桿菌素的注射,約對九成的病患有療效。一般在注射後三至四天開始感到症狀的改善,約一至二週即可感到顯著的進步,改善的程度可達七至九成。至於注射後的藥效,
約可維持三到六個月,因人而異。當藥效逐漸消失、症狀再度顯現時,病患需重複施打,症狀同樣可獲得快速且有效的控制。肉毒桿菌素的注射雖非一勞永逸,但許多病患在治療一段時間後(施打數次)症狀會漸漸消退而不再發病,此時便無須再繼續注射此藥劑。
  肉毒桿菌素的價格較貴,但只要病患符合一定程度的嚴重度,且經六個月以上的口服藥物治療而效果仍不顯著,一般皆能符合健保給付的規定,病患不必每隔幾個月就須掏腰包自費施打。一般來說,肉毒桿菌素的注射是很安全的,可能會出現的一些小副作用如注射部位的淤青、眼臉下垂、流淚或眼睛乾澀及嘴角歪斜等。但無須擔心,大部分的注射病患不會發生這些副作用,就算有,通常也會在一、兩週內改善並消失。當然,求助於專業的神經科醫師,應該能將副作用的發生率降到最低。

三、手術療法目前治療半邊顏面不自主痙攣常用的開顱手術,正式名稱叫後顱窩顏面神經根微血管解壓術,手術的目的就是隔開壓迫顏面神經跟部的血管並以鐵弗龍 (Teflon)隔開血管與神經,去除神經短路。手術過程是在全身麻醉之下,採用側躺的姿勢,頭轉向另一方向,在耳後作一個八到十公分的切口,把耳後的骨頭磨掉一塊約舊的十元硬幣大小,直徑約3公分, 在顯微鏡放大並照明下找到顏面神經把壓迫神經跟部的血管隔開手術效果幾達百分之九十以上。手術實例

顏面神經根微血管解壓術併發症

半邊顏面不自主痙攣的手術是個相當精細的腦部血管顯微手術,醫師不僅要對顏面神經的顯微解剖有充分的理解,對顯微手術更要有豐富的經驗。否則將造成後遺症。

總之,半邊顏面痙攣不是絕症,經由藥物治療肉毒桿菌素注射或是神經減壓手術的治療可以為大多數患者解除困擾。神經外科莊醫師對此有很多經驗歡迎相關患者前來

 

張耿源醫師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死亡率高的腸中風急性腸缺血(懶人包) 


我們今天來看一個「很難診斷,很難治療,預後極差」的疾病 – 急性腸缺血,有人說的比較白話,稱之為「腸中風」。
那腸缺血,或說腸中風,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就是指送往腸子的血流狀態是不恰當的,小腸、大腸、或甚至兩者同時就受到了影響,如果持續缺血狀態太久,腸子就開始變黑、壞死。腸子死光光後,身體的主人自然活不了,所以急性腸缺血是個死亡率高,也容易引起醫療糾紛的疾病。


(補充說明:這裡討論的主要為血管問題引發的腸子缺血腸套疊腹股溝疝氣大腸癌等腸阻塞困難而導致的腸缺血就先不討論。)
 

 


急性腸缺血容易發生在超過六十歲以上的族群,病人常原本就患有動脈粥狀硬化、糖尿病、及高血壓等其他心血管疾病,或是有心律不整、心臟衰竭、心肌梗塞的問題。甚至還很有可能患者已經因為休克、呼吸衰竭等原因住進加護病房,簡單來說,急性腸缺血通常發生於整體健康狀況並不好的患者身上。年輕一點的病人若帶有心房顫動、吃避孕藥、其他凝血疾病、或使用毒品的話,同樣有機會罹患急性腸缺血。


急性腸缺血患者會有突然之間、廣泛性、持續性的肚子大痛,而且痛的程度與身體檢查結果並不成正比。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患者一直喊肚子很痛,但在一旁的親友問說哪裡痛,或幫忙按壓肚子時,不一定有特別痛點,甚至壓一壓還不會有壓痛。但患者就是抱著肚子一直叫,說不上來哪裡最痛。甚至到了醫院打止痛藥,還可能沒效,肚子繼續痛。隨時間過去,症狀愈來愈嚴重,患者還會有噁心、嘔吐、肚子脹、發燒、血便等症狀。年紀大一點的人,還會開始神智不清。

小腸與大腸的血流供應主要來自「上腸繫膜動脈」與「下腸繫膜動脈」的分支,靜脈則多半隨著動脈而行。急性腸缺血發生的位置可以是發生在「動脈」或「靜脈」。問題發生於動脈的患者較多,又可細分成「有阻塞型」和「非阻塞型」。
一種是血流中有心臟打出來的「栓子」血塊,從心臟、主動脈送出來的時候,血管比較粗,還不會造成問題,但隨著送往腸繫膜血管分支、血管逐漸變細之後,栓子就卡在當地,像顆擋路的石頭一樣,血流再也無法往下送至腸子了!當然大家會想知道,為什麼心臟會打出「栓子」?原來像
心房顫動二尖瓣狹窄、心內膜炎產生等疾病,都會擾亂心臟裡的血液流動,形成血塊,這些血塊就會隨血液四處流動,流往哪裡就塞住哪裡,塞到腦,就是腦中風;塞到腸子血管,就是腸子缺血!
有些人則是血管狀況不好,在心臟通往上腸繫膜動脈之間的血管產生動脈粥狀硬化,而有血管狹窄與血栓產生,這些動脈狹窄問題容易發生在腸繫膜動脈分支的較前端,萬一造成急性腸缺血,範圍通常比上一種栓子造成的還要廣。
剛剛講的兩種急性腸缺血原因都是算「阻塞型」的,接下來這種問題也出在動脈,但是是「非阻塞型」的。也就是說,患者本身可能已經有心臟衰竭、敗血症休克、出血性休克、或病危患者使用讓血管收縮(來升高血壓)的升壓劑等狀況,因此,抵達腸子的血流突然大幅下降!血流不夠,腸子自然缺血


第四種狀況是出在靜脈被血栓卡住,血流過不去,這問題容易發生在有血液凝固疾病的患者身上,或現在因為感染、胰臟炎、腫瘤壓迫靜脈或癌症等問題,而使血液更容易凝固,產生靜脈血栓引起的。
我們再來細細地看,急性腸缺血之後,究竟會有什麼問題。我們的腸道裡有不少細菌,但只要腸黏膜是健康的,那就是個好屏障。然而當腸子缺血時,腸黏膜會較早受到影響,腸黏膜喪失抵抗細菌、毒素的能力,讓這些細菌毒素能更輕易地穿越腸壁屏障而進入到全身血液循環,患者因而產生菌血症、敗血症。
如果腸子的血流沒有恢復,腸壁繼續缺氧後會變得腫脹、發紫發黑,大約缺血後812小時就會到腸子壞死潰爛的程度,開始破洞、穿孔,腸道裡面大量的消化液和細菌毒素都流到腹腔去,引發嚴重的
腹膜炎症狀。
如果是急性腸缺血的話,患者死亡率高達七成;若腸子已經缺血到壞死、破洞後,這時就很容易引發敗血症休克、多重器官衰竭、以及死亡。死亡率可達九成,預後非常差。
客觀一點來看,患者症狀的嚴重程度會與哪些因素有關呢?當然會與一開始塞住的血管範圍是大還小有關,範圍愈大,壞死的腸子愈多,當然就愈嚴重。另外就是患者本身平均血壓高低,如果已經因為休克、心臟衰竭等問題住在加護病房,平均血壓極低,腸子能獲取的血流量極少,這一關,就真的很難過了。
而血管被塞住時間長短也與預後有關,因此面對急性腸缺血,及時診斷、及時手術,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急性腸缺血患者剛開始的症狀代表著太多可能,臨床診斷較困難,而是要盡早積極的影像檢查確診,最好在還沒造成腹膜炎之前就捉到急性腸缺血,患者存活的機會就比較大。
影像檢查時,光照X光要看能出問題,通常都已是在疾病後期,也就是腸子已經壞死藏有空氣或穿孔破裂時才會在X光上看到病徵。所以能正確快速診斷急性腸缺血的檢查方式是電腦斷層與血管攝影。打顯影劑的電腦斷層是非常具有診斷價值的,可以同時看到腸子的狀況(腸壁是否腫脹變厚、腸壁是否藏有空氣),與供應腸子血流的腸繫膜血管狀況(是否有血栓卡住)。血管攝影能直接看血管分布,如果看到哪一段供應腸道的血流突然不見了、或減少了,就很能很確定診斷。


不管是電腦斷層檢查或血管攝影,都需要打進顯影劑進入血管,讓血管「亮起來」才有辦法評估血流狀況。然而急性腸缺血的患者通常都是狀況不佳,原本腎功能就堪慮,總讓人擔心是否打了顯影劑之後會急性腎衰竭,因而讓家屬遲遲不敢做出接受檢查的決定。
確診為急性腸缺血之後,要替患者輸注足夠的水分輸液,並用上廣效性抗生素對抗細菌。
接下來,急性腸缺血幾乎都需要用手術解決。只要有腹膜炎症狀的,或已有敗血症懷疑腸子黑掉的,都要開刀!
若患者用血管攝影檢查時,發現是被血栓或栓子卡住的腸缺血,若還沒有腹膜炎或其他腸子壞死的證據,可以考慮用支架撐開,施打溶解血栓,或施打放鬆血管平滑肌、張開血管的藥物。如果症狀在四個小時內沒有改善,或甚至變嚴重,就要開刀!
急性腸缺血到進入腹膜炎的階段後,就要開刀,移除壞死潰爛的腸子,清洗腹腔,與考慮重建血管或移除栓塞物。醫師會盡量保留腸子,但如果部分腸道已經明顯發黑,就要移除再重建腸道。萬一有些腸子是看來不健康,但還不到壞死的程度,有時醫師會選擇保留腸道,手術兩三天後再視狀況重進手術房開腹檢視。
急性腸缺血的患者在移除發黑腸道後,整體敗血症有機會受到控制,但細菌仍有機會繼續侵犯患者到多重器官衰竭。術後恢復期還有很多難關要過,尤其患者本來就是血管狀況不佳、很容易有血栓的人,術後容易併發深層靜脈栓塞、心肌梗塞、腦中風等血栓問題。所以,急性腸缺血真的是各「很難診斷,很難治療,預後極差」的病!

 

張耿源醫師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腸子也會「中風」!三高患者要提防缺血性腸炎

一般人都知道腦中風,其實腸子也會中風,小腸比大腸更容易發生。腸中風與腦中風一樣屬於嚴重疾病,需把握時間就醫,以避免衍生成腸壞死需開刀切除的嚴重情況。

80歲的張伯伯平常胃口不好吃得不多,又有心律不整的毛病,有天突然臉色蒼白、全身冒汗大喊肚子痛,家人趕快把他送急診,經過檢查發現,張伯伯罹患嚴重的缺血性腸炎,也就是俗稱的「腸中風」,可能已經有腸壞死需要開刀。家屬嚇了一跳,張伯伯平常只是胃口不太好,沒想到竟然會罹患這麼嚴重的疾病!

就像「缺血性腦中風」是腦血管缺血一樣,腸中風是腸子血流不足、缺血造成,任何會造成血流不足的原因,都可能引致腸中風。

缺血性腸炎、缺血性腸壞死好發於年紀超過60歲的長者,他們多半就有心臟病、高血壓、心律不整等病史,但是平常沒有好好控制。例如案例中的張伯伯本身就有心律不整的病史,平時又沒有按時服藥,以致心跳節律不穩定,容易產生血栓,血栓若阻塞腸道血管,就引起腸中風。

腸中風與三高、心肌梗塞等病史有關

此外,老人常會因為牙口不好、胃口不好等因素,少進食少喝水,較容易營養不足、水分不足導致脫水,加上瘦弱的老人血管偏細,長時間不活動,容易發生血栓。一旦產生血栓,不只容易引發腦中風、心肌梗塞,發生腸中風的機率也較高。因為心臟像是人體中的幫浦,是血液循環的動力來源,而血管則像是水管,負責將心臟打出去的血運送到全身各部位,但如果人體幫浦不夠力(心臟衰竭)或是短路(心律不整),水管阻塞(血管粥狀硬化),甚至因營養不良導致脫水,當水管裡面的水(血)不足以供應週邊器官組織的營養,局部就會出現缺血、缺氧的現象。

所以當老人家因為劇烈肚子痛送急診時,通常醫師會先問以下問題:「有沒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過去有沒有發生過心律不整?中風?心肌梗塞?」如果患者曾經發生過其中一種疾病,代表血管有血栓或缺血的可能,那這次因為劇烈的肚子痛來就診,就要高度懷疑腸中風。

腸中風7成為動脈阻塞

腸中風和其他部位的血管中風一樣,有分動脈阻塞及靜脈阻塞兩種,動脈阻塞比較常見,約佔70%。動脈阻塞的原因主要和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等引起動脈硬化有關,動脈硬化通常是全身性的,因此如果檢查發現頸動脈有硬化者,當肚子劇烈疼痛時也要注意可能是腸中風。

靜脈阻塞的腸中風多見於凝血功能異常的患者,常見於容易發生深層靜脈栓塞疾患者,少數為惡性腫瘤造成,或是服用藥物如某些避孕藥等,但大多發生原因不明,靜脈阻塞的腸中風病人多半比較年輕。

以小腸缺血中風較常見

腸中風通常指的是小腸中風,雖然大腸也可能會發生,但比較少見。原因是腸的動脈有兩套,包括上腸繫膜動脈和下腸繫膜動脈,小腸只有上腸繫膜動脈供應血流,而大腸的血流則來自上腸繫膜動脈和下腸繫膜動脈,同時兩條腸繫膜動脈都阻塞的機率較低,所以提到腸中風,多半指的是小腸。

大腸在體內呈現「ㄇ」字型,大腸中風好發位置在大腸的降結腸和脾彎處的橫結腸,此處的血流供應是倚靠上腸繫膜和下腸繫膜動脈的末端交會處,因此是最容易發生缺血的部位。

腹部劇烈疼痛或悶痛都是可能症狀

腸中風多半是動脈阻塞引起,初期主要特徵是腹部「非常劇烈的疼痛」,但它的痛感較少集中在同一處,理學檢查時常按不到痛點,與胃穿孔不同的是胃穿孔壓得到單一痛點(通常在上腹部的位置),腸中風則覺得到處都痛,但是老人家常會忍痛,以致經常延誤。

但若是靜脈阻塞引起的腸中風,則是以「悶痛」為主要表現,更不易區分辨別,容易延誤。若是大腸中風,症狀則除了悶痛之外還會出現血便的症狀,光從疼痛表現也不太容易鑑別診斷。

腸中風還有分急性和慢性,急性的患者會劇烈疼痛,而慢性的患者則因血管部分狹窄或阻塞,造成血流相對不足而三不五時覺得悶痛,尤其是進食過後,腸道消化吸收營養需要大量血液進入,當腸道需要增加血流時,血流卻不足,此時就會悶痛。

症狀易與腸胃炎或腸阻塞混淆

電腦斷層診斷準確率達97%

缺血性腸炎的死亡率超過6成,常被延誤的原因主要是症狀往往與腸胃炎或是腸阻塞難以鑑別,這兩種疾病的治療方向與缺血性腸炎完全不同,若一開始沒有診斷出來,過了幾天因症狀未改善才安排電腦斷層檢查,通常腸子已經在「壞死邊緣」。所以,腸中風的治療也有黃金時間,最好是在12小時之內快速診斷與治療。

診斷腸中風最準確的是注射顯影劑的電腦斷層檢查,有高達93%的診斷率,通常缺血初期腸道會腫脹,此時表示腸子還有機會搶救回來。若未做電腦斷層,診斷率在5成以下。若因腎臟功能不佳無法注射顯影劑時,一般會建議先用腹腔鏡進行探查,如果腸子狀況還好,可以密切觀察,如果有腸壞死,就要改採剖腹手術進行切除。

腸缺血輕微可藥物治療

腸壞死需開刀

治療壞死性腸炎的第一步是大量點滴注射,先解決脫水引起的缺血,若有血栓則需注射血栓溶解劑把血栓打通。若是比較嚴重的阻塞,可會診影像醫學科,利用導管伸入腸繫膜動脈內給予血栓溶解劑。若是靜脈栓塞,通常都是瘀血性的,一般只能從靜脈或口服給予抗凝血藥物把血栓溶化,但如果檢查時發現腸壁上有空氣,則顯示已經腸黏膜壞死,就必須開刀把壞死部位切除。

腸缺血拖太久,如果患者腹部出現明顯的壓痛,顯示可能是腸道已壞死並穿孔,進一步引起腹膜炎,此時必須緊急開刀。腸缺血的預後主要看壞死的範圍,如果壞死在血管下游的支幹,影響比較小,但若阻塞在高位的血管主幹,壞死範圍大,死亡率升高,若是腹膜炎發現晚,很容易敗血性休克致命。

腸中風和腦中風、心肌梗塞一樣,都好發於患有三高、有動脈硬化、心律不整等患者,所以要預防腸中風發生,一定要控制三高;有心律不整的患者應使用抗凝血藥物,其他心臟功能異常者也應及早用藥控制,並多多活動,增加血液循環。

 

張耿源醫師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體免疫性肝炎 需適時服藥治療

我本身沒有B肝或C肝,5年前公司體檢,發現肝指數有輕微升高,但腹部超音波並沒發現異狀。可是今年體檢完我立刻收到通知,說我的肝臟比較粗糙,肝指數仍然不正常,建議我趕快到肝膽科就醫

看診抽血後,醫師說我是自體免疫性肝炎,要我服藥治療。我很猶豫是否用藥,畢竟肝臟已經出問題了,再用藥會不會反而增加肝臟的負擔呢?

A:肝指數升高、肝臟比較粗糙,有很多原因,在台灣最常見的就是慢性B型及C型肝炎,但是如果確定沒有BC型肝炎病毒感染,也排除脂肪肝、藥物性肝炎或酒精性肝炎的可能性,可是肝指數又持續偏高,此時就會懷疑是否為自體免疫性肝炎了

由於自體免疫性肝炎並無典型症狀,因此很多人都是抽血發現肝指數異常,或是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有粗糙,甚至已經肝硬化了,後續再經由抽血檢測特殊的自體免疫抗體、甚至肝臟穿刺,最後才診斷為自體免疫性肝炎

所謂自體免疫性肝炎是人體的免疫系統去攻擊自身的肝細胞,引起肝細胞壞死、肝指數升高,長期下來容易形成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治療上會使用免疫調節劑去抑制人體的免疫系統,避免肝細胞持續受到攻擊,讓肝炎不要再進展下去,避免肝纖維化或肝硬化。

此外,自體免疫性肝炎的患者也可能合併有其他器官的問題,例如自體免疫的甲狀腺炎、類風溼性關節炎或潰瘍性大腸炎等,因此,若您已經確診為自體免疫性肝炎,最好要適時接受藥物治療,才能減緩肝臟及其他器官的發炎反應,以除後患。

 

張耿源醫師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缺血性大腸炎之診斷與治療準則

前言:缺血性大腸炎(ischemic colitis)是腸胃道缺血性疾病中最常見的。發生的原因很多,又以沒有血管阻塞且可發生於腸胃道任何部位的自發性為主。此類大腸炎通常可區分為壞疽型(gangrenous)和非壞疽型(non-gangrenous),而後者又可細分為短暫型(transient)和慢性(chronic)兩個亞型

臨床表徵:會因發生缺血嚴重的程度,範圍之大小及發生速度之快慢,以及腸壁對缺氧之忍受力及對細菌入侵之自我保護能力而有所不同。通常容易發生於60歲以上而沒有大腸疾病病史,產生急性腹痛的病人身上。較常見的症狀與徵兆包括腹痛、腹瀉、排便習慣改變以及血便,出血量流失並不多。常是腹痛急性發作於下腹部,並伴隨有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緊接著會有腸阻塞的現象。觸診會有明顯壓痛及輕微腹脹,不會有明顯的發燒。若發生大腸壁壞疽的變化,則是嚴重的急性腹部急症,同時合併敗血症休克

診斷:若病人被懷疑為缺血性大腸炎,又沒有腹膜炎之症狀,加上非特異性腹部X光片表現時,大腸鏡檢查應當被優先考慮;但如果X光片已發現腹內或腹壁或門靜脈產生腹內空氣時,這表示嚴重的缺血導致穿孔,應立即進行剖腹探查。電腦斷層及超音波對診斷有幫助,卻非第一線的檢查工具,因為它們只有非特異性的表現。大腸鏡被認為是比大腸鋇劑攝影更好的診斷利器,因為大腸鏡觀察腸黏膜之異常較敏銳且可同時做切片檢查,只要在大腸鏡下看到出血性結節即代表黏膜下出血,若發現有小段或整段腸子出現此一現象,不論有無潰瘍,都可強力診斷為缺血性大腸炎。大腸鋇劑攝影可以檢查狹窄的部位、範圍,但仍有穿孔的可能,特別是壞疽型的缺血性大腸炎。至於大腸繫膜血管攝影通常不適合做為大腸缺血性疾病的評估與診斷,因為缺血性大腸炎被侵犯的血管常只是小血管,血管攝影檢查的結果常是正常的。血管攝影只適合在急性腸繫膜缺血症或早期缺血而大腸鏡無法發現病灶時使用。

鑑別診斷:腸繫膜動脈血流不足、腸繫膜靜脈栓塞、發炎性大腸炎、?室炎、感染性大腸炎、偽膜性大腸炎、消化性潰瘍、腸扭曲、腸阻塞、胰臟炎

治療:治療的方針與預後取決於病情的嚴重程度。屬於非壞疽型缺血性大腸炎,通常只需內科保守療法即可,而且預後良好。而慢性非壞疽型亞型大腸炎引起的大腸狹窄,或壞疽型缺血性大腸炎則通常需要外科手術,手術的併發症及死亡率都極高。所有的缺血性大腸炎病人都必須考慮與大腸癌或阻塞性大腸病變、腹部血管手術、心肺繞道手術,甚至一些服用的藥物有關。

老年人都有不等程度的動脈硬化現象,而支配腸管營養的腸系膜動脈也不例外,由於腸系膜動脈發生阻塞,使得其所支配的腸段發生缺血的現象,並進而導致腸黏膜發生壞死、脫落、出血甚至穿孔的「缺血性大腸炎」。在臨床上,嚴重的「缺血性大腸炎」會呈現不等程度的腹痛、血性腹瀉,甚至急性瀰漫性腹膜炎的「急性腹症」的病症;輕者因黏膜發生慢性表淺性發炎,使得腸黏膜纖維組織增生,腸管失去彈性而僵硬,進而呈現麻痺性腸阻塞,使得罹患者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脹,甚至便秘的症狀。

 

缺血性大腸炎常發生在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群中,亦是老年人常見的特殊腹痛病症之一;此外,由於其常以腹痛的症狀呈現出來,也往往常被臨床醫師當作是一般性的「胃腸炎」來診治,最後或許會衍生意想不到的致死結局。在臨床上,「缺血性大腸炎」也是老年人「動脈粥樣硬化症」必需要考慮在內的併發症之一。

在缺血性大腸炎的個案中,有百分之七十五發生於左側大腸,其次為橫結腸佔百分之十五,而右側結腸則約佔百分之五,但絕少會發生在直腸。在臨床上,缺血性大腸炎罹患者大部分是在飽餐十至十五分鐘後,開始出現突發性及陣發性腹部疼痛,並伴隨著水樣腹瀉(或者血便);倘若血液循環能在短時間內恢復過來,其腹部疼痛的症狀也會逐漸改善,之後可能有一段長時間都不曾再發病。

 

一旦結腸本身發生缺血的現象,則該腸段較易受到腸道中細菌的感染,因此必要的抗生素的服用也是很重要的。某些老年人本身因罹患心臟衰竭、脫水、急性心肌梗塞甚至休克,亦會併發「缺血性大腸炎」。某些在急性腹痛出現六至十二小時後衍生瀰漫性腹膜炎,若不及時處理,則或許在四十八小時內死亡。此外,慢性缺血性大腸炎罹患者會因進食後出現間歇性腹痛,而使得罹患者拒絕進食,最後逐漸呈現營養不良以及體重減輕的後遺症。

 

在日常生活中,缺血性大腸炎罹患者應儘量避免暴飲暴食,而應採取少量多餐的飲食習慣,以減輕腸道工作的負擔。雖然大部分缺血性大腸炎所衍生的腹痛,都會在幾天或幾個星期後逐漸緩解,但少數則會造成大腸管腔的狹窄;至於某些較為嚴重的個案在出現腸管壞死以及瀰漫性腹膜炎之前,則需要決定緊急的剖腹探測及治療,才能挽救生命的。

 

張耿源醫師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痛不癢的隱形殺手 甲狀腺機能低下症

甲狀腺是人體內重要的一個內分泌器官,它的功能是合成並分泌甲狀腺素(甲狀腺荷爾蒙),來調節身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等作用。當甲狀腺的功能亢進或功能低下時,人體都會產生許多症狀及疾病。尤其是甲狀腺機能低下常是漸漸發生,因此症狀往往不是很明顯,或是有其他相伴的原因,常使病人延遲發現而沒有即時就醫

甲狀腺機能低下症,指的是甲狀腺無法製造足量的甲狀腺素,常見成因如之前曾做過甲狀腺手術,或是放射性原子碘的治療,或是有橋本氏甲狀腺炎的患者。此病會造成全身性代謝速度變慢,常見的症狀有:疲倦、嗜睡、怕冷、便祕、肌肉無力、肌肉疼痛、月經不規則、聲音沙啞、體重增加、臉部及身體浮腫、皮膚乾粗、記憶力變差等。

甲狀腺功能低下症 易併發心血管疾病

1位60多歲的婦女,退休後在家中生活悠閒,平常的活動漸漸減少,常常看著電視就睡著了,也不愛運動,身體愈來愈胖,又很容易忘東忘西,家人都以為這是退休後失去原有的規律作息和生活目標所致。沒想到有一天病人突然覺得上氣不接下氣,喘得難受,因而趕快就醫。

到醫院後檢查發現是心包膜積水,檢查治療後發現是甲狀腺功能低下症。詢問病史後才得知,原來此婦女在年輕時曾經接受過甲狀腺手術,手術結果為良性,術後也完全復原到健康狀況,因此就不曾再回診追蹤了。

此次生病後,醫師建議要長期規則補充甲狀腺素,然而病人卻一直認為藥即是毒,能不吃藥就不要吃藥,自覺身體狀況尚可,因此經常自行減藥,追蹤後甲狀腺功能指數仍一直不足,醫師只好請來家屬,再三強調甲狀腺低下症若不妥善治療,將有可能會併發心血管疾病、心衰竭、痴呆症、憂鬱症、貧血、嚴重時甚致會致命,此後病人才算了解補充甲狀腺素的重要性。

由於甲狀腺低下症的症狀經常不明顯,治療後病人症狀改善,也經常忘記要長期補充甲狀腺素,故而造成許多併發症,可謂隱形殺手,若患有此症者,切不可自行減藥停藥,務必長期追蹤治療。

 

張耿源醫師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視神經炎

1. 症狀:
A. 視力模糊數天至數週;
B. 眼周圍疼痛,尤其是眼球轉動時特別疼痛。
C. 成人多為單側,兒童則多為雙側。
2. 好發年齡:年輕女性較多(平均年齡32歲)
3. 臨床表現:
A. 視力下降;
B. 中心視野缺損;
C. 色覺辨識異常,尤其是紅色;
D. 相對性瞳孔傳入障礙(relative afferent pupillary defect; RAPD)
4. 原因:視神經炎可能單獨發生,或與脫髓鞘疾病(demyelinating disease)(如多發性硬化症)、病毒、血管炎(如紅斑性狼瘡等)、或肉芽腫疾病(granulomatous disease)(如梅毒、類肉瘤病sarcoidosis)有關。
5. 鑑別診斷:需排除壓迫性視神經病變、浸潤性視神經病變、及中毒性視神經病變。
6. 檢查:典型的視神經炎病人,其視力會在一個月內開始進步,如果病人的視力在一到三個月內幾乎恢復,則通常不需其他檢查輔助診斷。但如果病人有視網膜血管炎、脈絡膜視網膜炎、葡萄膜炎等其他眼睛表徵,及對治療無反應之持續疼痛及視力下降,就需做進一步血液、血清、及其他檢查:
A. 梅毒:抽血檢查VDRL, FTA-ABS
B. 類肉瘤病Sarcoidosis:胸部X光、鎵掃描(gallium scan)、抽血檢查血管收縮素轉換酵素(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C. 紅斑性狼瘡及其他血管炎疾病:抽血檢查血球沉降係數(ESR)、抗核抗體(antinuclear antibody)、抗DNA抗體(anti-DNA antibody)等
D. 腦部核磁共振:評估多發性硬化症的機率
7. 治療:目前的治療方式皆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NIH)主導的一個有15個單位參加的多中心視神經炎治療研究小組Optic Neuritis Treatment Trial (ONTT)大型研究的結果。施與靜脈注射類固醇治療可加速前1、2週的視力恢復,但不使用類固醇治療僅於門診追蹤檢查的病人和使用靜脈注射類固醇治療的病人相比,兩組病人最終視力恢復的程度並無差異。因此靜脈注射類固醇的治療方式僅考慮使用在因職業需要,或僅存單眼視力等原因需快速回復視力的病人,並須先評估類固醇的副作用後使用。至於靜脈注射類固醇治療是否有長期減少多發性硬化症發生的機率,目前仍未知。
8. 癒後:92%的病人可恢復至0.5以上的視力,視力恢復與否和有無疼痛、視神經盤水腫、或視力下降的嚴重程度無關。在前述ONTT對視神經炎病人進行15年追蹤的大型研究發現,72%的病人可恢復至1.0以上的視力;20%的病人視力在0.5至0.8之間;僅有3%的病人最終視力不到0.1。且最初發病時視力下降越嚴重,最終的視力癒後越差。
9. 復發:10年內有35%的病人會有同側或對側視神經炎復發,若是多發症硬化症的病人則視神經炎復發機率更高(48%)。大部分復發的視神經炎會恢復至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視力。
10. 後遺症:雖然視神經炎的視力癒後不錯,但是仍會有90%的病人即使視力恢復至0.6以上,卻有部分視覺功能受到影響,例如對比感降低、兩眼感受光線明暗程度不同(患側較暗)、立體感、視野、或色覺辨識異常。
多發性硬化症的機率:可用腦部核磁共振中腦室旁白質病灶的有無來評估之後得到多發性硬化症的機率。依據ONTT研究,在15年的追蹤期中,所有視神經炎病人得到多發性硬化症的機率為50%。其中腦部核磁共振沒有病灶的病人有25%得到多發性硬化症的機率,而有至少一個腦部病灶的病人此機率卻高達72%,尤其在視神經炎發病的五年內發生多發性硬化症的機率最高。而沒有腦部病灶的視神經炎病人,若在第十年時沒有多發性硬化症發生,則其第15年得到多發性硬化症的機率僅為2%。未來發生多發性硬化症機率較低的病人群包括:腦部核磁共振無腦部病灶、男性病患、視神經盤有水腫、非典型表現的視神經炎(無疼痛感、視力嚴重下降至無光覺、視神經盤旁有出血、視網膜有滲出物等)。

 

 

張耿源醫師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內  容

1.什麼是攝護腺癌﹖ 

攝護腺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統的一個器官,位於膀胱之下、直腸之前、有尿道穿過其中,如栗子般大小。隨年齡增加, 攝護腺內的腺體增生,體積會愈來愈大。而攝護腺的分泌物是構成男性精液的主要成分之一。

攝護腺癌是因為腺體內的惡性細胞增生所造成的,不只是長在攝護腺內,還可能侵犯攝護腺周圍的組織, 或隨著血流、淋巴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一般最常發生的位置是攝護腺的周邊區,也就是比較靠近直腸的那一部份。

2.攝護腺癌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護腺癌發生的原因不明。但根據研究顯示,可能和下列因素有關: 
遺傳因素:血親中有攝護腺癌的人,得攝護腺癌的機會就比一般人高。 
荷爾蒙因素:從小被閹割或睪丸發育不良的人不會得。絕大部分的攝護腺癌細胞表面有男性荷爾蒙的接受器,失去男性荷爾蒙的刺激,攝護腺癌細胞會萎縮退化。 
飲食及環境因素:食物內飽合性脂肪酸的含量太高,或是環境中的鎘污染,都可能和攝護腺癌的發生有關。 
感染因素:可能和長期、慢性的細菌,或病毒的感染有關。 
3.攝護腺癌有些什麼症狀﹖ 
早期的攝護腺癌是沒有症狀的。當攝護腺癌侵犯到尿道時,病患會 有頻尿、夜尿、尿急、尿流細小、尿道疼痛和血尿等症狀,和良性攝護腺肥大的症狀類似。當攝護腺癌轉移到骨骼,如腰椎骨時,就會造成腰背疼痛以神經痛的症狀。

4.攝護腺癌要如何診斷﹖ 
首先在臨床上的病史、家族查詢之後,最重要的一項理學檢查就是做 肛門指診。醫師帶著手套,塗上含有麻醉劑的潤滑液後,由肛門將食 指放入病患的直腸內檢查攝護腺。 早期的攝護腺癌在肛門指診時摸起來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硬塊。

接下來 另有兩項重要的檢查,一為抽血檢查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另一為經直腸超音波檢查。必要時可做穿刺切片檢查,以便做進一步的病理診斷。在確立攝護腺癌的診斷之後,醫師會安排一些檢查以瞭解疾病侵犯的範圍和程度,如胸部X光檢查、靜脈腎盂攝影(IVP) 、電腦斷層掃瞄檢查 (CT-scan)、和全身骨骼掃瞄等。必要時做腹腔鏡骨盆淋巴結摘除術,取出淋巴結做病理檢查,以確定癌細胞擴散的程度。

5.攝護腺癌如何分期﹖ 
攝護腺癌依癌症局部侵犯或擴散的程度分為四期:

A 期:是指早期,沒有擴散的癌症,肛門指診時也摸不到腫瘤。病患 常因良性攝護腺肥大接受手術治療切除攝護腺後,病理檢查發現攝護腺組織內有癌細胞存在。 
B 期:指沒有擴散的癌症,肛門指診可以摸到腫瘤。 
C 期:是指攝護腺癌已侵犯到攝護腺周圍的組織。 
D 期:則表示有骨盆腔內的淋巴結,或是其他器官如骨骼,已有轉移的現象。
6.攝護腺癌應如何治療﹖ 
對於早期的攝護腺癌,如果病患小於七十歲,最佳的治療方式是根除性的攝護腺切除手術。如果病患超過七十歲,又合併攝護腺肥大 的症狀時,可以考慮經尿道攝護腺切除,加口服荷爾蒙製劑治療。早期或局部擴散的攝護腺癌,也可以用放射線治療。轉移性的攝護腺癌,可以用荷爾治療、或是利用藥物,將具有放射線的物質,帶到轉移性的病灶內治療。

7.結論 
早期的攝護腺癌,給予積極的治療後,其存活率和沒有得攝護腺癌病患一樣 的。攝護腺癌病患在接受治療後,仍需定期門診追蹤複查,口服荷爾蒙藥物必須終生服用。病患必須定期檢查血中攝護腺特異性抗原的濃度,以便及早偵測到復發的攝護腺癌,並及時調整治療方式。目前由於醫療科技的進步,對攝護腺癌的治療效果良好,病患只要和醫療人員合作,對這個疾病大可不必擔心。

 

張耿源醫師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