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所謂顏面不自主痙攣(Hemifacial spasm),是一種無法控制地連續關閉眼臉及顏面肌肉的疾病,剛開始時可能只是眨眼次數增加引起眼睛酸澀,但當疾病逐漸惡化時,臉部一邊的肌肉產生不自主、間接性之收縮,可能有眨眼、嘴角抖動、及臉步皺縮等表現。上述三種病症,不但病人本身會因不自主的收縮感到不適,更有甚者,它所造成的怪異表情與姿勢,會造成病人生活作息的困擾及人際關係的障礙。因此,它們雖非危及生命的大病,但於生活上的影響可謂不小。

  半邊顏面不自主痙攣的病因,是顏面神經在腦幹根部剛出來的部位, 被血管壓迫造成刺激所引發臉部不自主痙攣。此發現是在1950-70代,經Prof.DandyProf. Sunderlan等學者所懷疑而經Prof. Petter Jannetta所證實。目前全世界已成為神經外科普遍的手術

  半邊顏面不自主痙攣的鑑別診斷中以排除腫瘤最要緊:顏面神經和小腦橋腦角處的腫瘤並不少見,如:聽神經纖維瘤、膽脂瘤、血管瘤、腦膜瘤或皮樣囊腫等,這些腫瘤引起的不自主痙攣一般並不嚴重。另外還可同時有神經麻痹、耳鳴、眩暈、聽覺喪失、感覺喪失,以及其他顱內腫瘤的症狀。如頭痛、嘔吐和視神經乳頭水腫等。必須以x光檢查,電腦斷層CT、核磁共振造影檢查來幫助診斷。   
半邊顏面不自主痙攣的治療
        分為內科療法和外科療法。內科療法包括藥物治療、肉毒桿菌素注射療法等。適用於病程短、疼痛較輕的患者。也可作為外科療法的補充治療。外科療法是治療半邊顏面不自主痙攣最有效最徹底的療方法。但外科療法的缺點是操作技術較難、副作用及並發症發生率略高。

一、內科藥物療法
 一般在初期病患就醫時,先以藥物治療一、二個月,一方面借藥物來確定診斷,二方面可瞭解患者對藥物的療效如何。藥物治療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如果患者對藥物治療效果良好,又不想開刀時,或年紀太大,或有其他疾病不適合手術時,藥物治療為第一選擇。
癲通: 2/3的患者有效,但有些患者久服之後,產生對藥物耐受,漸漸無效。其副作用有頭暈,噁心,口腔炎,失眠,站立、行走不穩。久服大劑量,亦可引起肝、腎及造血系統損傷、剝脫性皮炎等,甚或死亡。本藥對部分病人無效;有的病人因副作用大,不能用藥;有的病人因懼伯毒性不敢用。有效的病人需長期連續服用,停藥後痛即再發。口服藥物效果並不顯著,且又容易產生頭暈、嗜睡、意志混亂(尤其對老人家)、口乾、視力模糊等副作用。這些藥物,通常只對症狀較輕者有部分療效。

二、肉毒桿菌素的注射療法
對於眼臉痙攣、斜頸症及半面痙攣等病症,肉毒桿菌素已被公認是目前最好的治療方式。它不會產生一般口服藥物的副作用,效果又較口服藥物好得多。肉毒桿菌素是由一種厭氧細菌所產生的神經毒素,它能阻斷神經肌肉接合處的神經傳導,使肌肉無法收縮。適量地使用肉毒桿菌素,能有效減少不自主的肌肉收縮,又不會產生口服藥物的全身性副作用,對臨床症狀的改善有很顯著的效果。
  局部肉毒桿菌素的注射,約對九成的病患有療效。一般在注射後三至四天開始感到症狀的改善,約一至二週即可感到顯著的進步,改善的程度可達七至九成。至於注射後的藥效,
約可維持三到六個月,因人而異。當藥效逐漸消失、症狀再度顯現時,病患需重複施打,症狀同樣可獲得快速且有效的控制。肉毒桿菌素的注射雖非一勞永逸,但許多病患在治療一段時間後(施打數次)症狀會漸漸消退而不再發病,此時便無須再繼續注射此藥劑。
  肉毒桿菌素的價格較貴,但只要病患符合一定程度的嚴重度,且經六個月以上的口服藥物治療而效果仍不顯著,一般皆能符合健保給付的規定,病患不必每隔幾個月就須掏腰包自費施打。一般來說,肉毒桿菌素的注射是很安全的,可能會出現的一些小副作用如注射部位的淤青、眼臉下垂、流淚或眼睛乾澀及嘴角歪斜等。但無須擔心,大部分的注射病患不會發生這些副作用,就算有,通常也會在一、兩週內改善並消失。當然,求助於專業的神經科醫師,應該能將副作用的發生率降到最低。

三、手術療法目前治療半邊顏面不自主痙攣常用的開顱手術,正式名稱叫後顱窩顏面神經根微血管解壓術,手術的目的就是隔開壓迫顏面神經跟部的血管並以鐵弗龍 (Teflon)隔開血管與神經,去除神經短路。手術過程是在全身麻醉之下,採用側躺的姿勢,頭轉向另一方向,在耳後作一個八到十公分的切口,把耳後的骨頭磨掉一塊約舊的十元硬幣大小,直徑約3公分, 在顯微鏡放大並照明下找到顏面神經把壓迫神經跟部的血管隔開手術效果幾達百分之九十以上。手術實例

顏面神經根微血管解壓術併發症

半邊顏面不自主痙攣的手術是個相當精細的腦部血管顯微手術,醫師不僅要對顏面神經的顯微解剖有充分的理解,對顯微手術更要有豐富的經驗。否則將造成後遺症。

總之,半邊顏面痙攣不是絕症,經由藥物治療肉毒桿菌素注射或是神經減壓手術的治療可以為大多數患者解除困擾。神經外科莊醫師對此有很多經驗歡迎相關患者前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張耿源醫師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